簡宏妮
長江宜昌段江豚逐浪( 王耿/ 攝)
隨著天氣轉暖,湖北宜昌長江葛洲壩下游水域的江豚逐漸活躍起來,它們在水中嬉戲、覓食,形成一幅“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的生態畫卷。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中上游接合處,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稱“宜昌”。長江干流在此流經232公里,占湖北省長江干流岸線總長的近1/4。宜昌既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也是長江三峽咽喉樞紐和生態屏障。
保護長江不是宜昌的“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曾幾何時,長江的過度開發讓江豚陷入極度瀕危的窘境。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宜昌堅持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據宜昌市園林部門監測,以前只有在7月份出現的江豚,如今在宜昌江段長期安頓下來,葛洲壩下游水域全年可見——它們是長江的公民,它們是長江生態改善的見證者。
這些重大百億級項目的落戶,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端化工碗、吃化工飯”的宜昌,正系統性重塑產業格局,讓發展與美麗共生共贏。
“江豚逐浪”再現,對于宜昌的攝影愛好者楊河來說,是近年來不時出現的驚喜。楊河不僅拍到了一度從人們視野中消失的江豚路過宜昌江段的蹤跡,還拍到了不同場景下嬉戲的江豚。
此情此景,得益于長江的水質和生態改善,也是長江保護成果的直觀呈現。
宜昌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已探明儲量占全國的15%、湖北省的50%以上。依托著豐富的磷礦資源和水運優勢,磷化工企業以及與磷化工上、中、下游產業鏈相關的化工企業沿江勃然而興,列岸成陣。這些產業,一度貢獻了宜昌市1/3的工業產值,創造了大量的稅收和就業機會,卻也使得宜昌逐漸陷入“化工圍江”的困境。
2016年最高峰時,長江宜昌段200多公里岸線上,分布著化工企業130多家、化工管道1020公里以上,最近的化工企業距離長江不足100米。
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于點軍區艾家鎮,距長江干流僅百米。2017年底,這家有著47年歷史的化工廠正式停產,隨后,300多套生產裝置被陸續拆除。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寧化工”)是宜昌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在關閉部分沿江生產設施后,公司主體在姚家港化工產業園區實施就地改造升級。2018年,三寧化工投資100億元建設60萬噸乙二醇項目,實現產品由傳統化肥向精細化工和高端復合肥轉變。
自2017年起,宜昌高標準建設宜都化工園、枝江姚家港化工園兩個專業園區,3年安排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符合環保、安全標準的化工企業搬遷入園。
在枝江,宜昌聚龍環??萍加邢薰菊?家同行企業資金主動轉型,并入駐姚家港化工園。轉型后的公司產能由原來3萬噸擴大到22萬噸,銷售范圍從宜昌擴展到長江流域,成為全省最大的水處理劑生產企業,憑借鐵鹽反應釜等10余項專利入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宜昌打響了化工產業的轉型之戰,提出“關改搬轉”四劑藥方:關停一些粗放生產的化工廠,安排企業職工轉崗培訓;改造升級,讓化工企業向精細化、高端化轉型;支持符合環保、安全標準的化工企業搬遷到其他工業園區,遠離長江干流;整合同類企業,提質增效,避免“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無序發展。
2019年,宜昌破解“化工圍江”的典型經驗做法被國務院通報表彰,并在沿江11個省市推廣。從新發展理念出發,宜昌人清醒地認識到,綠色發展不在于要不要發展化工,而在于發展什么樣的化工。
楊河回憶,從2019年10月開始,他陸續拍到江豚在不同場景戲水逐浪的情景,如今已有兩群江豚在長江宜昌段定居。2022年9月,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高杰在宜昌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介紹,江豚在宜昌段安居的數目,由2015年的5頭增加到23頭。
“興發新材料產業園2022年一年創造的產值、利潤和稅收,同4年前相比,都翻了番,開發的高科技黑磷制品每克價格可達到5000元,實現了產品從論噸賣到論克賣?!迸d發集團黨委書記李國璋表示,雖然興發經歷了陣痛,但以破解“化工圍江”為契機,綠色轉型催生了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過去幾年,興發集團累計投入近60億元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升級。
在國家級“綠色工廠”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投入研發資金約7.8億元,為智能制造、綠色發展提供充足動力源。圍繞升級綠色環保設備、做精環保工藝細節、優化環保工藝組合、廢氣廢水治理等方面,安琪公司以技術創新賦能綠色發展,全年實施技改項目360個,技改投入1.8億元,其中直接減碳項目有24個,投資超2000萬元,持續提升智能制造、綠色環保、本質安全水平。
2022年11月26日,宜昌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毅在第二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宜昌錨定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向,不斷提升優勢主導產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2022年,宜昌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雙雙入選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寧德時代邦普、欣旺達東風、楚能新能源、山東??频戎攸c項目加快建設,邦普循環一期、天賜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加快實現閉環。
宜昌2022年簽約的21個百億級項目,涵蓋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僅綠色化工和清潔能源項目,就占了16個。
以綠色生態方式守護好長江岸線,宜昌人對長江母親河獻出了珍重與愛護,母親河也對宜昌人給予了生態饋贈。
2023年新年伊始,宜昌首個百億級招商項目、總投資105億元的銅化集團新能源新材料一體化項目,于1月5日正式簽約。
到2025年,宜昌磷酸鐵鋰電池產能預計將達到200GWh(億瓦時),占全國市場需求的1/4以上;配套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產能將達到90萬噸,占全國市場的60%以上。
這些重大百億級項目的落戶,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端化工碗、吃化工飯”的宜昌,正系統性重塑產業格局,讓發展與美麗共生共贏。
“從宜昌發展實踐來看,發展和保護從來都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比珖舜蟠?、宜昌市市長馬澤江說,離開發展談保護,必然是緣木求魚;離開保護搞發展,注定會竭澤而漁。宜昌既要以第一力度抓好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又要在生態保護上動真格、出實招、求實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位于宜昌市猇亭區的三峽實驗室,正在努力建成綠色化工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的創新高地
長江治理,岸上的問題要解決,水里的問題也要解決。
宜昌傍水而居,因水而興。宜昌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對長江水系的開發利用。雄渾的長江、美麗的清江,哺育了兩岸人民,潤澤著這片土地。然而,得之于水的宜昌也曾失之于水。一段時間內,長江不寧、清江不清、黃柏泛黃、香溪不香……水的優勢變成了治理的痛點和難點。
治水先治漁。讓養魚者收網,捕魚者上岸,“十年禁捕”難在漁民安置。
宜昌市宜都市白水港村老漁民劉澤奎曾為養老問題發愁,禁捕之后老兩口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養老金?!艾F在,我們每天在江邊綠道散散步、廣場上跳跳舞?!眲煽f。像劉澤奎這樣收網上岸的漁民,宜昌全市共有3678名。在政策扶持下,他們中有就業意愿的,100%實現再就業。
網箱養魚是農民致富的重要產業,卻是污染水質的重要源頭。
上世紀末,清江庫區水產養殖快速發展,高峰時期江面遍布4萬多養殖網箱,面積達86萬平方米?!耙谎弁ト蔷W箱,江面上漂浮的不是垃圾就是死魚?!币硕际懈邏沃捩偳嗔炙麓宕迕耵斨緡貞浾f。
為根治“清江不清”的頑疾,2016年6月,宜都啟動網箱拆除工作,全面禁止網箱養魚。同時規劃建設現代漁業產業園,推進“鱘魚上岸”“拆網箱不拆產業”。
治水須治航。管住船舶污染,發展綠色航運也是治水的關鍵。宜昌是三峽大壩所在地,每年有約6萬艘次船舶、50萬人次船員、200萬人次游客需在此待閘或轉運,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如何科學接收轉運及處置,也一度成為考驗。
為了治水,宜昌完成長江、清江1973個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并“一口一策”推進整治;長江干支流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轉運處置全覆蓋;實施最嚴“禁漁令”;增加投資4億元,讓兩座長江大橋一跨過江,給“水中大熊貓”中華鱘讓路。
馬澤江日前接受采訪時談及長江變化,直言長江變“清”了。監測數據顯示,長江宜昌段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出境斷面總磷濃度較2017年下降57%。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1天,比2017年增加53天。2022年,宜昌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宜昌胭脂壩成為鳥類棲息地(王耿/ 攝)
“到江邊去走走?!比缃褚殉蔀橐瞬说目陬^禪,也是宜昌的生態底氣。
宜昌較好地尊崇了自然基座和山形水勢,“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風貌為人城相融、城景共融奠定了生態本底。
過去5年,宜昌累計拆除取締沿江碼頭216個、采砂場134家;全域生態復綠5.27萬畝,修復長江岸線97.6公里、支流岸線196公里。
宜昌段232公里生態廊道、濱江公園等一批新晉網紅“打卡點”成為市民休閑、健身好去處。上游到下游、從水里到岸上,全域復綠,綠色與生命、生態、生活緊密相連。
2022年5月28日,8公里長的宜昌長江岸線整治修復項目正式建成開放,昔日碼頭廠房變身綠地廣場?,F在從葛洲壩往下濱江綠色廊道全部貫通,煥然一新的長江岸線與濱江公園自然順接,形成綿延50里的城市濱江綠廊。
“這里的江灘真的不一般!”游客盛遠感嘆。他走過很多長江沿岸城市,宜昌半山半水、又綠又美別具一格。
以綠色生態方式守護好長江岸線,宜昌人對長江母親河獻出了珍重與愛護,母親河也對宜昌人給予了生態饋贈。山水相接、兩岸翠綠,山清水秀城宜人的畫卷徐徐展開。
2022年9月,中共宜昌市委七屆三次全體會議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
2022年10月28日,《宜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的決定》表決通過,這是全省首部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規性決定,率先在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探索跨區域協同立法。
2023年1月4日召開的宜昌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出臺措施,為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做實長江生態司法保護,積極助力長江大保護。
李白眼中的宜昌,“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歐陽修眼中的宜昌,“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郭沫若眼中的宜昌,“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世界眼中的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是什么模樣?是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更是江豚逐浪、人水和諧、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