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仙,段科
(貴州省盤州市農業農村局 貴州六盤水 553537)
散養動物疫病防控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重點,也是難點內容。相較于規?;酿B殖而言,散養動物的養殖成本和風險雖然比較低,但養殖活動管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程度卻比較低,很容易因為不科學的養殖行為而引發動物疫病的發生[1]。近年來,因為基層散養戶不規范、不專業的動物養殖行為而引發的動物疫病風險屢屢發生,而這也凸顯了對基層散養戶動物疫病防控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雖然基層散養戶對動物出現疫病可能造成的損失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但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和科學的技能,導致其對影響動物疫病防控的因素的認識存在不全面、不深刻的情況,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可能影響動物疫病防控效果的問題。綜合來說,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基層散養戶在畜禽養殖方面過多地受傳統散養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影響,認為只要畜禽不出現疾病,就沒有接種疫苗、進行疫病防控的必要[2]。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很少有散養戶會主動聯系動物防疫員為動物接種疫苗。并且,由于缺乏科學的疫病防控知識和能力,當飼養的畜禽真正出現疫病時,散養戶往往會盲目使用藥物進行治療,這不僅可能降低動物自身的抵抗力,還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疫病傳播風險。再者,在平時的動物養殖過程中,散養戶往往會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不愿意購買好的飼料和消毒劑等有助于動物疫病防控的物資,也不愿意建設標準化的養殖場地,這也使得動物疫病防控行動相對滯后甚至缺失,使動物養殖存在疫病發生的風險。
與規?;B殖選擇在專門的養殖場進行養殖不同,基層散養戶多是在自家院內進行畜禽飼養,這種飼養方式看上去比較方便,也節省成本,實際上卻存在很大的疫病風險[3]。一方面,散養戶的飼養圈舍選址和布局不合理。多數散養戶是在自己庭院中修建圈舍,而由于庭院面積過小,導致圈舍外圍的隔離范圍過于窄小、整體空間擁擠,普遍存在空氣流通不暢的情況。另一方面,散養戶多是將多種畜禽進行集中性、混合性的飼養,這種飼養方式導致圈舍出現病毒傳播的風險偏大。再者,在平時的飼養過程中,散養戶并沒有及時對圈舍中堆積的糞便、尿液等進行及時的清掃處理,導致圈舍內部存在多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滋生與蔓延的情況,增加了動物疫病發生的風險。
在疫苗接種方面,基層散養戶通常會表現出兩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忽視疫苗的接種。在畜禽飼養過程中,部分散養戶會受以往經驗的影響,認為沒有必要給畜禽接種疫苗,或者認為發生動物疫病以后再接種疫苗也可以,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其為畜禽接種疫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不強,也很難做到定期接種疫苗的要求。其二是疫苗選擇和使用不科學。在接種疫苗時,散養戶關注的并不是疫苗的免疫效果,而是疫苗使用的成本。而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多數散養戶選擇的是價格雖低但免疫效果欠佳的疫苗,很難保障畜禽免疫的效果[4]。
在畜禽飼養過程中,散養戶很少將出現疫病的畜禽與其他健康畜禽進行隔離處置,而是仍然在同一個圈舍中進行飼養,這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他畜禽感染疫病的風險。同時,在處置病死畜禽時,養殖戶也只是簡單地將病死畜禽的尸體進行簡單掩埋,或者直接丟棄在水塘、水溝、廁所或者圈舍的糞池內,并不會進行無害化的處理,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疫病傳播的風險。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基層散養戶動物疫病防控思想、行為和結果的因素比較多,并且這些因素可能存在交叉作用的情況。因此,在平時的畜禽養殖過程中,散養戶應當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防控和干預辦法,避免動物遭受疫病的侵襲。具體來說,散養戶應當重點采取以下幾方面的辦法。
散養戶作為養殖主體,其對動物疫病防控的認知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日常的疫病防控行為。因此,為保證動物疫病防控的效果,散養戶要在平時的畜禽飼養過程中深化對動物疫病防控的認知,增強科學防控動物疫病的意識。首先,多渠道了解動物疫病防控知識?;鶎由B戶要通過參加農村工作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培訓活動,在了解畜禽飼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動物疫病情況的同時,對各種疫病的發病癥狀、發病規律,以及救治方法等進行詳細的學習,豐富自己對科學防控疫病的認知[5]。同時,在平時的畜禽養殖過程中,要借助手機、電腦等網絡設備查詢關于動物疫病防控方面的相關內容,豐富自己對動物疫病防控的認識,用科學知識替代自己大腦中的傳統疫病認知。其次,加強與畜牧獸醫人員的溝通交流。在平時的畜禽飼養過程中,散養戶要結合飼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向畜牧獸醫人員進行針對性、深入性的咨詢,了解畜禽出現某種癥狀或者現象的原因,并聽取畜牧獸醫人員在該病防控方面的措施建議,從實踐中豐富自己對動物疫病防控的認識。第三,強化規范化養殖的認知。散養戶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理解動物養殖投入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使自己充分認識到采取規范化、標準化養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認識到使用較高價格購買合格的飼料和消毒劑對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養殖行為安全、穩定的重要性,進而樹立規范化的養殖意識。
環境方面存在臟、亂、差的情況,是基層散養戶畜禽飼養過程中容易出現動物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平時的畜禽飼養過程中,散養戶要注意科學開展畜禽飼養環境的管理,以降低動物疫病發生的風險。首先,科學選擇飼養圈舍。圈舍,是畜禽飼養的主要場所,也是很容易發生動物疫病的地方[6]。在選址時,散養戶要盡可能地選擇在居住房屋外的空地建設圈舍,以保證動物圈舍與人居房屋的分離。在圈舍修建時,要按照利于通風的原則設計相應的圈舍朝向和圍墻高低,使圈舍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其次,合理劃分飼養圈舍。對于同時飼養多種畜禽的情況,散養戶要為不同畜禽安排相應的圈舍空間,使不同畜禽在不同的圈舍空間中活動,避免畜禽混養造成的環境狀況差的問題。第三,要定期清理圈舍中的糞便、污水等可能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廢棄物,并對圈舍進行清洗消毒,確保圈舍良好的衛生狀況。
接種疫苗,是提高畜禽免疫能力的有效措施?;鶎由B戶要將接種疫苗作為畜禽飼養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對待。首先,要嚴格按照獸醫站和畜牧獸醫人員的安排進行疫苗的接種。在畜禽飼養過程中,散養戶要定期邀請畜牧獸醫到圈舍中查看畜禽的生長狀況,并商討確定相應的疫苗接種程序和方案,定期為畜禽接種疫苗,確保畜禽自身的免疫效果。其次,要選擇免疫效果好的疫苗[7]。在疫苗接種時,散養戶除了考慮疫苗的價格以外,還要重視接種疫苗在防范畜禽出現疫病的效果,盡可能地選擇免疫效果比較好的疫苗進行接種,以保證疫病防控的效果。
在平時的畜禽飼養過程中,散養戶要加強對動物疫病發生情況的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動物疫病問題。當發現畜禽中出現疫病情況后,要及時聯系畜牧獸醫進行疫病的分析調查,確定疫病存在的范圍,然后對感染疫病的畜禽進行單獨的隔離性治療,避免畜禽混合活動造成的疫病傳播風險。當出現患病畜禽病死的狀況時,要對病死畜禽的尸體進行無害化的處理,避免簡單掩埋或者丟棄。在掩埋時,可以在坑底鋪厚度在2cm 左右的生石灰,并將掩埋土夯實[8]。
基層散養戶的小規模、分散式飼養,是當前畜禽飼養中的一種普遍性、典型性現象。雖然這種飼養方式比較靈活,但也存在較大的疫病發生風險。通過對影響基層散養戶動物疫病防控因素的分析發現,目前的基層散養戶畜禽飼養過程中主要存在動物疫病防控意識不強、畜禽飼養環境管控狀況欠佳、疫苗接種不科學、疫病應對處置不規范等幾方面影響動物疫病防控效果的因素。針對這些因素,散養戶要在強化動物疫病防控意識的同時,合理管控畜禽飼養環境,科學開展畜禽疫苗接種,規范化進行疫病應對處置,以解決動物疫病防控方面出現的問題?!?/p>